基本信息:
简介
富红梅,45岁,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,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、主任中医师,担任辽宁省中医药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、辽宁省康复学会心脑血管分会理事、沈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,《中华现代中医杂志》专家编委、国家执业中医师实践技能沈阳考场主考官,沈阳市中医院首席专家,首批确立的沈阳市中医学科带头人,曾代表医院出访韩国讲学。先后参加或主持《祛苑陈坐法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》、《三补三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》、《通瘀降浊法对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》、《亚健1号延缓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衰竭的实验研究》等国家及市局级科研课题,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两项,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项,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一项。撰写学术论文二十余篇,学术论著六万余字。
富红梅主任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,担任干诊病房主任,在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,潜心研究近年来高发的2型糖尿病,从中医经典理论的视角,以现代医学最新进展为依托,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、发展、预后进行全程关注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。
一、确立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地位
长期以来,2型糖尿病的治疗皆以降低血糖为主要目标,以使用胰岛素和各类口服降糖药的西药为治疗方法,总体而言仍居于糖尿病治疗的主导地位。但并非尽善尽美。临床上也存在若干不易解决的问题。目前中药降糖力度和速度虽然还不能与西药相提并论,但从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及其它慢性并发症的综合防治,对代谢紊乱的整体调节等方面已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。
二、用现代中医思想认识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
古代医家在论述消渴发病机制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,但历代都有发展,特别是当代,随着西医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认识的加深,中医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胰岛素的出现,使糖尿病自然病程发生了很大变化,中医证型自然也发生了变化,消渴的病因病机已从传统阴虚燥热的理论基础上发展成气阴两虚说、肝郁气滞说、脾虚致消说、瘀血致消说、痰浊阻络说、毒邪伤络说、阴阳两虚说、阴绝阳亡说等几种学说。富红梅主任依据以上学说,认为消渴的演变过程分为郁、热、虚、损四个阶段,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,本虚为阴虚、脾虚、肾虚,标实为痰浊、瘀血、毒火,并且血瘀存在于2型糖尿病的整个病程。
三、对2型糖尿病的策略采用辩病与辨证相结合、治与防相结合。
富红梅主任认为,气血阴阳失调、脏腑功能失衡、病理产物交阻,贯穿于消渴病的各个时期;所不同的是,在疾病的某一时期此轻、彼重,此多、彼少,消渴早期以气血阴阳失调为主,表现为郁、热,脏腑功能失衡,病理产物交阻潜藏,因此进行降浊通络法治疗,意在阻止病理产物的产生,防止并发症的发生,治疗宜开郁、清热,同时兼顾益气养阴。消渴中期多虚实兼夹、寒热并存,既有脏腑、气血功能不足的本虚,更有痰、浊、瘀的标实,治当标本兼顾,并根据虚实寒热的多少施治。消渴晚期以病理产物交阻为主,诸虚渐重,脉损络瘀益显,治疗必须扶正祛邪,在补虚的基础上加强活血化瘀通络。富红梅主任在治疗上采取攻补兼施、消补互动的原则,并以强五脏、理气血、调阴阳为三补,以消(郁)瘀、消痰、消火为攻,确立三补三消的治疗法则。2型糖尿病有不同的发展时期,各时期疾病有不同特点,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不同病理特点辨证施治。逐渐摸索治疗糖尿病各个疾病阶段的有效治疗方剂:通瘀降浊方--通瘀降浊,改善胰岛素抵抗,适合2型糖尿病的肥胖者,协助降低血糖,减少胰岛素用量;糖延衰方---固本益精,适合以本虚(阴虚、脾虚、肾虚)为主者,防治胰岛细胞衰竭;糖肾方---益肾通络,防治糖尿病肾病,延缓肾衰;糖眼方---养肝通络,防治糖尿病眼病;糖神方---养络、通络,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;外用浴足1、2、3号--防治糖尿病足病。以此为辨病防治。
四、中医中药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更有优势。
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糖尿病也不例外,在发病前期,亚健康状态就已存在,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、气血、脏腑功能失调,若此阶段采取中医辨证施治,或予药膳食疗、或予针具干预、或予中药内服,都可使阴平阳秘、气血调和、脏腑平衡,疾病得以延缓或避免发生。富红梅主任采用从肝论治、从脾论治的辨证施治方法,改善胰岛素抵抗,改善糖耐量异常,减少糖尿病的发生。在现代循证医学证明的防治指南的基础上,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,治病与防病相结合,内治与外治相结合,发挥中医特色,诊治过程优于单纯西医和单纯中医。
肖瑞崇 主任中医师
单晓晶 主任中医师
蒋宏 主任中医师 应用益气养阴、活血化瘀、清热解毒法治疗肾病免疫疾病,创立了肾病科肾病免疫疾病中药外治系列方剂
徐洪奎 主任中医师